科研
-
老年患者围术期风险评估新进展:虚弱指数助力精准预测
近日,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克玄、赵秉诚团队在老年患者虚弱评估与围术期并发症预测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创新构建的围术期虚弱指数显著提升了对老年患者术后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为临床精准干预提供了新策略。老年患者手术后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治是围术期医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传统风险评估工具在复杂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存在局限,如何实现精准预测、降低手术风险,是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课…
-
肠脑互作新机制为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治疗开辟了新方向
近日,南方医院神经内科潘速跃和黄凯滨团队最新研究揭示了肠脑互作介导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新机制,为心脏骤停、卒中、创伤性脑损伤等涉及肠脑轴紊乱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干预开辟了新方向。脑损伤是心脏骤停幸存者的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但其具体病理机制尚未明确。该研究团队构建小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创新性采用活体光转化示踪技术,首次证实小肠巨噬细胞在心脏骤停后向脑实质的…
-
多个团队联合揭示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促进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并介导免疫治疗耐药性
近日,基础医学院周爱冬课题组联合多个团队发现GBM中TRAF3缺失诱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代谢,能抑制细胞内PUFA积累和脂肪酸过氧化,并导致GBM细胞对CD8+ T细胞不敏感和免疫治疗抵抗。该研究对TRAF家族所有成员进行了泛癌表达分析,发现TRAF3是唯一与肿瘤良好预后相关的成员,且在胶质瘤中具有特异性。以往研究显示TRAF3特异表达于髓系和淋巴样细胞,该研究的Bulk-RNA测序和单细胞…
-
我校在第十八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第十八届广东省科普创作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师生在本次比赛中表现优异,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20项,共获奖29项,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科研院曾明慧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我校积极组织师生参与,最终提交了190多份高质量科普作品。此次斩获多个奖项,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体现了我校在健康科普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一直以来,我校坚…
-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肿瘤患者症状管理的系列研究》获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
近日,中华护理学会发布《关于2024年度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奖励的决定》。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主任周瑾主持的项目《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肿瘤患者症状管理的系列研究》荣获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项目基于现代医学和中医理论,并以临床研究为基石,探究中医适宜技术对肿瘤相关症状缓解效能,并借助现代医学方法剖析其治疗机制,致力于构建贯穿肿瘤患者全过程、全方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