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研究发现异氟烷诱导的爆发抑制与皮层锥体神经元同步活动相关
全身麻醉是怎么让人失去知觉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麻醉学家。虽然,不同的麻醉药让人失去知觉的方式不太一样,但在脑电图上,它们都会让大脑的电活动发生一些相似特征改变。爆发抑制 (Burst Suppression, BS)是麻醉时大脑电活动的典型脑电特征之一,医生可通过脑电监测来评估麻醉的效果和病人的镇静程度。既往研究表明,不管是哪种动物,只要大脑神经元网络受麻醉抑制达到一定深度,…
-
全省第一!南方医院2023年度SCIE数据库收录论文数量再创新高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23年度科技论文统计数据以及产出检索报告。南方医院2023年度SCIE数据库收录论文数量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中列第18名,较上年提升2位,在广东省医疗机构排名第1位,此排名创近五年新高。另外,卓越科技论文收录数量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中列第13名,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收录数量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中列第10名,篇数年增长率高达83.9%,以上…
-
40Hz蓝光光照可成为AD康复治疗新手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痴呆最常见的类型,目前我国的AD患者约达1000万,随着疾病进展,患者逐渐丧失自理能力和人格尊严,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持续且沉重的负担。然而,AD现有治疗手段有限且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近日,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教授吴文团队与中山大学教授林伟杰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Modulation of glymphatic system by visual…
-
伏隔核有望成为癫痫治疗新靶点
近日,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教授龙浩团队最新研究指出,伏隔核有望成为癫痫治疗新靶点。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动物研究表明,伏隔核(NAc)特别是其壳部,参与了颞叶癫痫(TLE)的发病过程。团队前期通过在TLE患者和对照组中使用DTI扩散概率束状图将NAc分割为核和壳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癫痫引起的神经元变性和损伤主要存在于NAc壳中,显著的结构异常和更广泛的连接改变也主要存在于NAc壳部,这…
-
首次发现肠道菌群毒力系统促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近日,第五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尹凯团队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大肠杆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在2型糖尿病(T2DM)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成果不仅为理解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未来开发针对T2DM-ASCVD的新型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样本,并构建相关动物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