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靶向PrPᶜ-TBK1-IRF3信号轴有望延缓肾脏纤维化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全球8-16%的人口,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CKD发展至肾衰竭的关键病理变化是肾脏“疤痕化”(纤维化),这个过程就像伤口结疤一样,肾脏组织逐渐被无用的疤痕组织替代,导致功能丧失。日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聂静教授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陈宇鹏教授团队合作研究揭示了PrPC通过相分离机制激活TBK1-IRF3信号通路促进肾脏纤维…
-
“抗痛风纳米机器人”,一场精准阻击“深入骨髓之痛”的科研闯关
痛风,是人体内尿酸结晶堆积引发的剧烈关节炎症,严重发作时关节疼痛如刀割、针刺、火烧般深入骨髓,已累及全国超8000万患者。传统药物治疗虽能降解尿酸缓解症状,却像“灭火器”只能扑灭明火,无法清除隐患,尿酸降解后产生的过氧化氢更像“余烬”,长期损伤关节,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更棘手的是,人体自身早已失去分解尿酸的“工具”——尿酸酶(UOx)。如何设计一个既能高效降解痛…
-
新型纳米递送系统实现小细胞肺癌双效协同治疗
小细胞肺癌(SCLC)作为最具侵袭性的肺癌亚型,约占肺癌的15%,具有恶性程度高、早期转移率高等特征。患者中位生存期仅10-12个月,二线化疗中位生存期更降至4~5个月,面临化疗耐药与免疫治疗应答受限的双重困境。近日,珠江医院张健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步富联合开发出靶向PFKFB4的仿生纳米共递送系统,通过诱导铁死亡增敏化疗联合重塑免疫微环境,为SCLC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
肠道菌群当“帮手”,限时吃饭也能护肝抗感染
每天把吃饭时间压缩到固定8-12小时(比如早8点到晚6点),不仅能减肥,还能在脓毒症(严重感染引发的器官损伤)中保护肝脏。近日,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克玄团队通过研究揭示背后的秘密武器是肠道里的“好细菌”和它们产生的“护肝素”。限时进食(TRF)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宿主代谢轴,显著缓解脓毒症引发的肝损伤。刘克玄研究团队结合动物实验与临床队列数据证实,限时进食能够“唤醒”肠…
-
南方医院领衔乙肝防治新突破:功能性治愈曙光初现
目前各大医院开设了“乙肝功能性治愈”,这也意味着我国乙肝防治进入全新阶段。4月12日,在2025大湾区肝病国际论坛暨消除病毒性肝炎大会上,南方医院院长、感染内科专家孙剑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目前对于慢性乙肝治疗手段仍有限,但我们已站在突破性进展的前夜。”据孙剑介绍,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侯金林教授的团队发起了一个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目前进入临床二期,预计它可以实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