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发布“2021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项目第二批评估通过医院名单”,我校第七附属医院顺利通过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项目”现场评审,获评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4星级建设单位”。
项目简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项目”是由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主办,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于2018年组织开展的急诊救治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多学科合作,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并及时干预,争取用最快速度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为后续专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从而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死亡率及复发率。
第七附属医院自2020年12月4日正式启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项目以来,以评促建,始终以患者治疗为原则和中心,制定了以“院前急救、急诊科为前驱,院内MDT团队综合治疗”、通过多学科合作,完善流程和制度,引进诊疗设备,开展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患者打造了一条“一站式”的生命绿色通道、为里水和周边地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急诊科主任乔智灏代表医院接受授牌
筑牢评估标准、确保急救安全
2021年3月26日,由詹红、张永标、唐柚青组成的国家级专家组到我院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评审。
医务部主任李宁,副主任龚志均、吴军,消化道中心主任陈羽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参加了评审会。
此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项目由急诊科、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介入科、麻醉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等多学科联合创建实施,是又一项惠及百姓健康的大举措。项目自启动以来,不断优化诊疗流程,通过MDT团队合作,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绿色通道,给予快速高效救治,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随后、专家组实地考察了急诊预检分诊台、通道标识指引和张贴处、急诊科抢救室、内镜中心等地。对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评审。
实地考察结束后、专家组在反馈会上充分肯定了医院在救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通道建设中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他们对医院快速通道布局管理、流程设置、制度建设、救治能力等方面给予肯定,同时也对需进一步提高的环节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通道建设单位”授牌,标志着第七附属医院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能力又上一台阶。这是对该院开展工作的肯定,也是新的起点,医院将以此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推广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优化诊疗流程、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复发率及死亡率,努力以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惠及周边百姓。为广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又讯:近期,第七附属医院消化中心主任陈羽在上海两个重要的全国会议上,全面展现医院在消化内镜领域所做的临床及研究成果,用“胃里健康、幸福南海”的理念普惠里水本地群众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推动基层消化内镜水平的提升。
在上海国际消化内镜研讨会暨第十三届中日ESD高峰论坛上,该院消化内科陈羽凭借扎实的内镜手术实力,在第五届爱尔博海博刀手术视频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海博菁英奖”。在“消化内镜技术转化与消化道肿瘤防控战略高峰论坛”上,陈羽作为特邀专家,分享该院独创的胃癌筛查模式——“南海模式”。南海模式是指通过搭建的“全科医学+”医共体平台展开胃癌筛查的工作模式。该模式在近3年的实践中屡创佳绩。从最新的全国数据显示,第七附属医院不管是在筛查例数还是早癌筛查检出率上均位于前列,位居广东省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