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南方医院普外科举办了“胃肠外科大数据建设与新技术研讨会暨泰德制药微创外科学习班”,来自省内外的十余位授课专家和全省150余名同道现场参会,通过网络收看会议直播的超过20000人次。本次研讨会通过流行病学、统计学和临床实践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向广东的同道们展示胃肠外科大数据建设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并此基础上通过具体“路线图”手把手传递南方医院普外科数据建设的经验。
李国新作为胃肠外科大数据建设发起人,在致辞中回顾了普外科十年胃肠外科数据建设之路的心得体会,希望能通过本次会议和广东地区的同道分享南方医院普外科的经验,逐步共同推进和提高整个地区的胃肠肿瘤治疗的规范化。
上海疾控中心肿瘤科主任鲍萍萍分享了消化系统肿瘤早筛的上海模式,引起了广州临床医生和疾控专家们的极大兴趣。广东省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许燕君介绍了广东省癌症登记概况及流行病况,广东的结直肠癌和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均全省前列,让在场的胃肠外科专家们深感任重而道远。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毛琛从统计学专家的角度介绍了肿瘤大数据和真实世界研究的实质,让临床医生们从另外一个层次去理解胃肠肿瘤大数据建设的意义和问题所在。南方医院普外科刘浩分享了基于数据的研究型外科建设经验分享及介绍了目前GGSA联盟的数据建设情况。麻醉科主任刘克玄则从麻醉医生的角度分享自己对于围术期医院的临床研究的思考和感受。
经过上述高屋建瓴的理论铺垫,普外科胡彦锋分享了科室胃癌单病种管理的流程图,内容凝练而又具体,图文并茂呈现了胃癌单病种管理摸索和完善过程,介绍了各个细节的实施技巧,真正做到了让广大兄弟团队能够“一学就会”“即学即用”。此外,南方医院普外科团队还分享团队关于胃肠道肿瘤患者ERAS实施中营养管理和疼痛管理方面的经验。
会议期间,余江团队演示了一台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邓海军团队呈现了一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两台手术都秉承了南方医院普外科团队对解剖和团队配合的高水平要求。

又讯:近日,南方医院普外科胃肠亚专科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laparoscopic Nissen fundoplication,LNF)。
近期,普外科收治了一位70多岁高龄的患者,该患者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0年余,伴反酸、嗳气3年余”入院。患者曾通过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裂孔疝伴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经过十多年的内科药物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为原发病的刺激,食管溃疡反复发生。患者服药期间症状稍可控制,一旦停药又再发溃疡和烧心反酸等症状,宁患者非常痛苦。该患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南方医院普外科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治疗此类疾病,遂来到普外科求医,普外科余江带领团队通过食管测压等检查评估患者食管功能尚可,在完善其它各种准备后,决定为该患者施行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腹腔镜Nissen手术。
该方案只需在患者上腹部打5个“钥匙孔”,通过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器械,完成食管裂孔修补和胃底360度折叠。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整个手术顺畅,手术用时短,手术创伤小,最大的切口仅1.2cm,术中几乎没有出血。
手术当天返回病房后,该患者已经开始饮水,术后不到24小时已可以进食流质饮食。术后效果显著,患者表示反酸、嗳气等症状明显缓解。至术后第6天,老先生怀着轻松的心情顺利出院。
南方医院普外科以腹腔镜和微创解剖为基础,不仅在胃肠道癌症的外科治疗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地位,也始终重视各类良性疾病的微创治疗,积极开展胃肠道良性肿瘤、胃食管反流病和病理性肥胖等疾病的微创手术。由于良性病的治愈率高、生存期长,对微创和美观的需求更加强烈,使得普外科腹腔镜方面的优势技术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