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8月11日,第二临床医学院派出一支由带队老师、医生、博士生、本科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星星点灯队,到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大坡村开展“携手奔小康,共筑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村民提供送医送药、困难家庭探访慰问等志愿服务以及开展村情调研、老党员现场党课等活动。学校党委副书记蒋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陈士良、学院副院长夏欧东、校团委副书记张清宇一行到大坡村指导活动开展。

本次活动由学院学生处处长吴滨及辅导员老师吴紫莹带队,团队成员包括珠江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中心副主任、全科主任医师牛红心,急诊科主治医师洪怡瑜,内科住院医师、在读博士莫华强,全科住院医师杨珊,以及2018级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志愿者7人。
大坡村位于八甲镇东北方向,常住人口约三千人,老幼居多,受气候、经济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患慢性风湿病、高血压和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村民较多,“因病致贫”时有发生,乡村健康总体形势有待改善。
健康科普,爱心义诊
得到大坡村村委会干部的大力支持,支医队伍顺利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和义诊活动。针对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杨珊医生为村民主讲了《常见慢性疾病的饮食疗法》,洪怡瑜医生给村民们普及急救知识,一番理论讲解后,让村民们在模拟人上进行实操。活动过程中,为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村民赠送家用小药箱。

讲座结束后,医生们为村民开展义诊活动,志愿者们则担当起小助手,为村民们量血压、做医生的小翻译。村民们大多说着当地方言,尽管语言上有些许障碍,但在村干部和本地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每位就诊的村民都得到了细致的诊疗建议。村委的干部们表示:“医生态度好、细心,很感谢他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走访困难群众,开展村情调研
实践队伍还探访了部分困难村民的家庭,为困难家庭送上油、米、牛奶,为留守儿童送去书籍,积极了解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家庭生活情况,询问当前生活的困难,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家庭保健建议。同时,提醒他们多了解医保政策,树立疾病预防意识,身体不适及时就医,以防小病拖成大病。
队伍在村内广泛开展调研,随机采访当地村民,了解其生活近况、村里扶贫工作开展的情况、对医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健康意识等;同时前往村卫生站和镇卫生院,从基层医务人员的角度了解村镇民的医疗健康情况。

老党员现场党课,活动交流座谈会
为更好地总结经验,日后更深入地开展相关活动,蒋鸿一行与八甲镇党委副书记邹辉、八甲镇党委委员妇联主席黄谟伟,以及珠海公交集团驻大坡第一书记宁仁生、大坡村党总支书记黄剑标以及其他村委干部及实践队伍成员召开座谈会,交流讨论活动开展情况。会上,夏欧东向村委会捐赠了家用小药箱和书籍。
蒋鸿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此项工作任务繁重,同学们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融入当中,了解国情、社情,非常有意义。同时,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总结经验,他鼓励大家通过此类活动走向社会、走向基层、走进农村,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务于农村建设,为村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会后,蒋鸿一行探访了当地的老党员,代表学校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在其中一名老党员家中,同学们认真听老同志讲党课。他以自身经历告诉同学们,要不怕辛苦,不断学习,对党忠诚,了解从而拥护党的政策,分别前他激励同学们:“国家的兴旺发达靠年轻人,没有文化什么也干不成,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