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三项数字智能化外科领域创新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近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23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名单,珠江医院肝胆一科的三篇论文荣登榜单。“F5000”项目对论文入选有严格要求。入选论文必须来源于精品期刊,且位于各学科被引次数前1%。同时,入选论文能够与SCI数据库在同一平台内实现文献链接和国际引文检索,更大范围内向世界科技同行展示和推广我国最重要的科研成果。…
-
医工交叉: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换
12月25日,医工融合创新学术交流会在顺德校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学综合楼举行。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方驰华教授团队,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冯前进、医学工程系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医学工程系主任路利军详细介绍了学院智能感知与扩展现实实验室的成立背景、总体情况与研究现状。该实验室与国际领先的扩展现实开发商深度合作,配备了先进的扩展现实设备,旨在通过虚拟现实为医学教育、术前规…
-
徐湘民团队揭示β-地贫临床表型异质性的新机制
近日,我校徐湘民教授团队在Blood上发表了题为Mutations in AMBRA1 aggravate β-thalassemia by impairing autophagy-mediated clearance of free α-globi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β-地贫临床表型异质性的新机制。游离α-珠蛋白的积累是β-地中海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自噬在清除有毒的游离α-珠蛋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然而,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
-
陈鹏/陈羽/贾伟揭示锌通过调控肠道布劳特氏菌酪氨酸代谢保护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机制
近日,我校基础医学院陈鹏团队、第七附属医院陈羽团队及香港大学贾伟团队研究揭示了锌调控酪氨酸代谢保护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新机制,增强了我们对微量元素锌影响肠道微生物群机制的理解,并为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提供了潜在且有效的防治方法。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holestatic liver injury, CL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存在多种病因。目前,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治疗方…
-
大学生如何走上科研之路
岁月的指针从高中流转到大学,随之转动的是学习生活的变化。在时间安排上,高中时总有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课表,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去学就能感到充实。而大学的课表则显得稀疏零散,在课堂之外,还为我们预留了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目标追求上,高中的我们都有着清晰的方向——“考高分”“上好大学”,而上大学后,我们不再拥有像高考那样单一而明确的“最终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