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医院麻醉科手术室陈嘉怡的抗疫故事
出征援鄂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春节有所不同。医院志愿援鄂的消息传来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去帮助别人,我要去尽一份绵薄之力。
2月13日,凌晨三点多,我开始起床收拾行囊,当时时间紧急,来不及好好和父母朋友告别,我踏上这次征程。

刚到武汉的时候,看到昔日繁华的街道,一栋栋住宅楼晚上只有一半的亮灯,整个大街上萧条、寂静……透过车窗看到外面楼房亮着“中国必胜,武汉必胜”,我心也不由自主喊到“武汉加油”。我想念武汉的樱花,也想看到全国各地的人们重返武汉看樱花的新闻。刚来这里有诸多的不适应,但是有领导和同事的照顾,还有武汉人民对我们的帮助,我们逐渐适应了这里。
体会生命的脆弱
在工作期间,当然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意外,那天我像平时一样穿好防护服,也事先活动下没感到什么不适,进入舱工作,逐渐觉得护目镜勒的有点紧,随着时间延长,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突然我起身准备去发CT单的时候,没忍住吐了,呕吐物掩盖口鼻,无法呼吸,导致窒息、晕厥,幸运的是医生当时处理及时才把我从死神手中拉回来,当我醒来的时候,我体会到了生命的重要和生命脆弱。


其实在当时环境下发生晕厥的情况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每天工作时间是4~6小时,在此基础上再加3小时路途耗费、穿脱防护服以及洗漱时间,即不能吃喝时间为7~11小时。由于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密不透风,且工作强度大,导致出汗多。这时钾会随着汗液流出体外,新陈代谢加快,血浆中的钾很容易转到细胞内,造成低钾血症。另外紧张的情绪,睡眠的缺乏,都可能导致体内缺乏水分、电解质紊乱等。
穿防护服工作时会有类似高原反应或中暑一样的身体反应,例如:头晕、恶心、呕吐、咽干、呼吸困难等,我们队里也有几个发生过呕吐,所幸的是都处理及时,我们带着口罩一旦发生呕吐,呕吐物掩盖口鼻,将无法呼吸,导致窒息、晕厥,十分凶险。护目镜戴得过紧,也容易导致头部供血不足,头晕头痛、恶心甚至呕吐,突然的体位改变更容易发生不适。意外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发生,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防护措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
形势好转看到曙光
我们的工作模式和平时不一样,病人由于隔离需要,没有家人陪伴,除了常规的护理治疗操作外,还要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以及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同时要承担起护工的工作,例如搞清洁、帮患者打开水、发饭等。
在支援的武汉的日子里,有太多的感动和收获,有时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个个印记。我看到武汉人民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之后随着确诊人数越来越少,出院人数越来越多。每个人的心情,随着每天的人数变化而变化。胜利仿佛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黎明就在眼前,只要我们再咬咬牙坚持一下,总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如今,我已回到岗位上,我将以一颗谦卑及感恩的心加倍的工作,为人民尽职尽责的工作。
黎明前最黑暗,能够坚守的人才能拨得云开见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