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学校首页 > 医疗 > 正文

数字骨科学术盛会在深圳召开

时间:2019-08-20 23:07:30  来源:   编辑:黄瑶  作者:李一森、吴家昌  点击:

8月16-17日,第3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COITA)数字骨科学组年会、第四届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广东省分会学术年会暨2019年COAS 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数字化技术与导航研究学组第6次会议在深圳举办。

本次大会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数字骨科学组、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广东省分会、深圳市医师协会、深圳市医学会、COAS 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数字化技术与导航研究学组联合主办,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承办。

新成员加盟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骨科联盟壮大

来自全国200余位数字骨科领域专家学者云聚一堂,交流切磋,展示分享数字骨科最新进展,商讨数字骨科创新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数字骨科技术发展。

数字化、微创化、智能化是现代外科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骨科发展的方向。3D打印、手术导航、手术机器人、VR、AR、MR等技术日新月异,并迅速应用在骨科临床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这场数字骨科学术盛会汇聚了裴国献、王成焘、叶晓健、秦岭、黄文华、王金武、夏虹、郑召民、靳安民、陈建庭、查振刚、孟志斌、雷青、叶哲伟等全国数字骨科领域诸多名家,对数字骨科前沿技术、科研热点、临床转化、脊柱畸形等进行学术报告,讲课内容精彩呈现,交流讨论踊跃激烈。

大会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澳门骨科学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香港科能三维公司这4家新加入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骨科联盟单位并进行了授牌仪式,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骨科联盟在大湾区多个城市进一步发展与壮大。该联盟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牵头成立,多次举办了“3D导航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及进展”等系列学习班及数字骨科继续教育项目,大幅提升了深圳及广东地区骨科学术交流、促进了骨科医护骨干成长。

数字医学发展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数字医学(Digital Medicine)作为医学的一门新学科分支,虽然在我国仅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近年发展迅猛,已深入到医学领域的教育、管理、科研、影像与临床等各个方面,有力地推动和提升了医学的发展与水平。在骨科领域,数字化技术已逐步得到全方位的应用与拓展,传统骨科已进入数字骨科时代,使骨科临床逐渐走向精准化、虚拟化、智能化与标准化。

在本次会议中,国内“数字骨科”倡导者与先行者裴国献教授指出,个性化、微创化、智能化、远程化及精准化医疗是现代骨科的发展方向,数字骨科学可以大大促进骨科这一进程的快速发展,大大提升数字技术的水准与手术质量。他在做《生物3D打印的临床应用研究》的演讲中特别指出,3D生物打印材料发展的最高层次为活细胞、蛋白及其他细胞外基质,将传统仅注重结构和形状的制造延拓到构建体外细胞结构体和生物装置。据裴国献教授介绍,“3D生物打印是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创建活体组织和器官,打印人体组织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挽救生命的过程,它可以促进器官移植,它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皮肤,骨骼或软骨。目前打印部分器官已成为现实,在不久的将来便可以打印更复杂的组织和人体器官,例如人造心脏,肾脏或肝脏。”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桑宏勋教授,也是COITA数字骨科学组组长、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分会主任委员,他指出数字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骨科的培训、推广与应用将是这一先进技术造福人民的重要手段,只有广泛开展深入有效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才能为数字骨科培养更多的临床后备人才,为深圳市乃至大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事业做出最大努力。

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数字骨科”一直是其中一个重点发展方向,从术前分析所用的医学模型到植入人体的钛合金骨骼,从简单的组织再到功能复杂的器官,科研人员在生物打印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也给患者带去了新希望。今年6月,26岁的李小姐被诊断巨骨细胞瘤,一种恶性的肿瘤,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便利用了3D打印技术,个性化打印出人工椎体,精准补上肿瘤缺位,并且做到了微创,伤口仅有6公分,目前李小姐已康复出院,3D打印技术让原本是外科手术禁区的脊柱肿瘤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

粤ICP备05084331号  南方医科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