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学校首页 > 正文

【抗疫征文】坚守后方的平安,共待春光的明媚

时间:2020-04-14 20:52:59  来源:研究生院   编辑:张淼  作者:钟俊达  点击: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8时,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夜色中吹着清冷的风,路上行人稀疏,百货商场的外墙交替反射出红色和蓝色的灯光,从商场旁边的小路中走出来一名带着口罩的女子,看样子似乎是向我们的负压救护车走来。“手里没有拿任何行李”,我和同行的护士说,“应该不是我们要接的人” 。我看了看车载时钟,在这里等这名社区确诊新冠肺炎阳性的女性患者已经超过30分钟了,但人还没有出现。车窗外陆陆续续走过许多路人,每当看见拿着行李的女性走过,都希望她就是我们的“救星”——能让我们迅速把她送到市八,结束这一趟任务,把厚重的防护服脱下来好好地喘口气。

这便是我在急诊科轮转负压救护车时接送的第一例确诊患者。她因为要把家里彻底消毒、开窗通风、安排好正在上小学女儿,这位年轻的母亲耽误了一些时间,上车时还不停地向我们道歉。5个小时前,这位女性的丈夫也被确诊。去市八的路上,我想着,这位年轻妈妈接下来可能不知道自己能否熬过这一场病,也不知道这对她的家庭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安慰她,希望她能与所有和病毒奋战的人,并肩走过这场最冷的寒冬。

机缘巧合的责任担当,心怀大义的负重前行

我的战“疫”是在各种巧合下开始的。我的轮转计划刚好春节期间轮到急诊科,而不巧住院总又希望我能去院前120值班(一般专业型硕士被安排到EICU,很少被调至院前班)。我认为120出车的环境能让我更快学习急诊科知识,便欣然答应了,后来也自然地被安排到春节期间值院前救护车班,因此非常巧合地被安排至广州市16家医院三个梯队轮转的负压救护车转运值班人员中,参加了广州抗疫的战斗。

我却庆幸能够在这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冲锋陷阵,毕竟这不仅是为了守护单个的生命,也是为托起整个国家的健康做贡献。唯一让我愧疚的是为家人徒增了许多担忧,每一次出车,都意味着远方家人的一次提心吊胆。所以,每次出车我严格做好防护,保护自己,更为不给其他人添麻烦。

出车前的照片(右一为钟俊达)

在严寒中绽放的春天,将更加明媚

一线的工作,需要毅力来支撑。印象比较深的是2月2日,从早上8点开始,连续转运了多个确诊患者,由于一直戴着口罩,出现了缺氧的症状——头晕、头痛,幸而期间换了一次防护服,有半小时喘息的机会才恢复过来。随后,又立即投入当天最后一次转运工作中,晚上8点从越秀区南部战区总医院出发至南沙接收病人,再送到白云区市八嘉禾院区,直到凌晨3点才回到医院。单是在车上的行程已有4个多小时,其中2个多小时全身裹着防护服在救护车的负压车厢和病人共同相处。当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几乎累得昏睡过去,可是想到不能把病毒带出去,坚持近1个小时完成了细致的消毒工作。

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缺氧的头昏,不喝水的干渴,闷热天气带来的一身汗水,有时也会让我想退缩。但是一想起援助湖北同行的坚守,我又仿佛有了力量,他们在前线作战,我们后方怎能退缩?

“去时风雨锁寒江,归来落樱染轻裳”。4月,武汉的疫情已逐渐好转,援鄂的英雄们也陆续凯旋归来了。作为留守学校的一名普通内科学研究生,我深深地向他们致敬,也希望“樱花会开,春天会来,广州平安,岁月静好”。

结束一天的转运工作后,钟俊达在整理相关数据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

粤ICP备05084331号  南方医科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