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展开床位2300张,编设58个专业科室、35个教研室。拥有国家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培训基地10个、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个。

学院本科生参与科研
学院教学师资雄厚,设临床医学系、全科医学系、妇幼医学系三个学系,编设专业科室54个、教研室35个,教职员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0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7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4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教学优秀教师2人、南方医科大学优秀教师14人,90余人担任国家和省级学术团体主委、副主委。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医、名家、名师坚守三尺讲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本科生科研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医院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与考试基地、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基地、中残联康复人才培训基地。

本科生团队获全国“大挑”国赛特等奖

本科生团队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
专业设置
学院现拥有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临床医学(五年制)、儿科学(五年制)3个本科专业,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临床医学是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高等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设有国家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项目。儿科学是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国内紧缺专业。

学院学生赴曼尼托巴大学游学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广东省) |
专业 |
学制 |
2016 |
2017 |
2018 |
最高分 |
最低分 |
一本线 |
最高分 |
最低分 |
一本线 |
最高分 |
最低分 |
一本线 |
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 |
五年 |
607 |
601 |
508 |
593 |
588 |
485 |
618 |
611 |
500 |
临床医学 |
五年 |
604 |
566 |
508 |
600 |
555 |
485 |
610 |
575 |
500 |
儿科学 |
五年 |
|
|
|
575 |
550 |
485 |
581 |
570 |
500 |

学院学生赴塔斯马尼亚大学交流
专业简介
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本科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的,临床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临床医疗人才。
教学特色: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按照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基础与临床融合”的整合课程模式进行教学,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严格选拔、淘汰,实行全程基础-临床双导师制,将医学人文教育、临床技能训练贯穿培养全过程,优先推荐选拨该专业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就业情况:近三届卓越创新班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的比例约80%,就业率100%;就业方向主要为各医疗单位、医学科研单位,从事临床医疗、教学或研究工作。
2019年招生人数:40人。
注:本专业实行淘汰分流制。
临床医学(五年制)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具有扎实医学知识和初步临床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
就业情况:近三届毕业生升学率60%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方向主要在各级医疗单位、医学科研单位从事临床医疗、教学或研究工作。
2019年招生人数:300人。
专业负责人
王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全国知名检验医学专家。
王前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和科室主任,具备临床一线的工作经验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工作经历。从事大型三甲医院和医科大学管理工作15年,曾任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教部主任,南方医院副院长、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兼珠江医院院长等,是中国医学创新联盟和中国大学附属医院交流与合作沙龙的发起人和积极参与者,具有管理大型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医改的经验与体会。
曾先后担任中国医院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先后赴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骨科中心、英国St.Mary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学习交流。
主要研究领域: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精准诊断、医院管理与公共卫生政策研究、高层次医学人才教育研究等。培养博士后7人,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76名。其中3人获得“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
专业负责人寄语

选择医学,就选择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担当,就被赋予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生死重任。医学会让你们拥有通过医治人身而抵达人心的武器,因为你们手中握住的是那道名叫“生”的光亮。未来,希望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同行,一起在医学的道路上下求索,探求真知,最终成长为一位“身上怀有技术,内心葆有温度”的临床医生!
儿科学(五年制)本科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初步的儿科学专业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沟通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儿科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在各医疗单位、卫生保健机构、医学科研单位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卫生保健、教学或研究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目前全国儿科医师紧缺,就业形势良好,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均对儿科医师有大量需求。
2019年招生人数:60人。
专业负责人
王斌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室主任。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儿科博士学位,曾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院和意大利锡耶那大学医院学习。在国家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SCI论文8篇。承担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近十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王斌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新生儿医学、儿童危重病医学的医教研工作,对极危重症新生儿、超早产儿、儿童危重症救治有丰富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同时作为珠江医院儿科中心行政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工作,任职期间创建了儿童危重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儿科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专业特长:新生儿疾病诊治和新生儿危重病救治、儿童危重病救治。领导科室在近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领导科室成为广东省综合性大医院中唯一指定重症儿童救治单位,组织救治重症手足口病、H1N1重症儿童,完成了大量的救治工作。作为儿童手足口病、H1N1省级救治专家,参加了多次省内重症患儿的会诊救治工作。同时,指导了多家基层儿科和新生儿科建设。
学术任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出生缺陷干预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病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专业负责人寄语
健康中国,儿童健康是基础!投身于儿科事业,守护未来世界的主人!
名师代表
方驰华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南方医科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临床部主任。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图学学会第六届医学图像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第十六、十七届胆道外科学组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第二至四届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胆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第一至第五届副主编,《Digital Medicine》 Vice director,《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二、十三届编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15种杂志编委。主持研究 “十一五”、“十二五”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2项。以主研人获省部级科技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奖;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省委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者;四次荣立三等功。培养和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14名。
方驰华教授从事肝胆胰外科基础与临床工作35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主要成就包括:1.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CFDA认证的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2.率先创新性地提出了“数字化微创外科”的概念和率先构建了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通过了广东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3.率先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诊治胰腺肿瘤和提出三维可视化胰腺肿瘤可切除性分型和判断标准,研究论文率先在《Pancreatology》、《Pancreas》发表。4.率先构建了肝脏肿瘤的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创造性地提出三维可视化指导下缩小的右半肝切除术、缩小的右三肝切除术、缩小的左三肝切除术、缩小的肝中叶切除术等创新术式,极大地提高了复杂性、巨块型肝癌的可切除性和安全性;在国内首次采用肝脏3D打印技术,成功地治疗罕见肝动脉、门静脉变异的复杂型巨块肝癌切除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广东省科技奖一等奖。5.率先将三维可视化技术、3D腹腔镜、3D打印技术和光学分子荧光影像技术相结合诊治复杂、疑难肝胆胰外科疾病,或小肝癌、转移癌边界界定。
田京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关节外科副主任。2008年被评为南医大优秀教师、创新创业优秀教师,2015年荣获南方医科大学首届“本科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先后获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二项;南方医科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三项;南方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南方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学成果奖一项。近年主持承担广东省自然基金课题一项,广东省科技计划课题二项、主持承担南方医科大学教学课题3项,参与其他广东省部级课题六项,参与编写专著4部,对人工关节松动机制及治疗以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专业特长:擅长老年人髋部骨折、多发骨折、骨盆骨折、神经血管损伤、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等疑难复杂创伤的诊疗及手术。对骨质疏松疾病、小儿骨病、骨关节疾病及关节运动损伤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擅长关节外科的治疗如股骨头坏死的钻孔减压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复杂手术。
学术任职:中华医师学会骨科关节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骨质疏松分会委员,广东省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疗事故评审专家。
李晓丹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副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珠医博雅苑”医学人文教育平台、“珠医博雅苑”公众号沙龙发起者及负责人。担任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模拟教学联盟理事、南方医科大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总负责人及PBL教学改革核心成员等职。多年来从事临床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高校教龄25年。获得FAIMER教育研究项目资助,担任SMU-FAIMER南方区域中心导师。
荣获全国人文医师、南粤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10部,以第一负责人主持省、市等各类课题20项;以第1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8篇。开展学生自主学习Mini课堂、混合式教学、医学人文教育等改革创新,收到良好成效,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