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首页 > 正文

【援滇日记】崔春晖:用心用情写好挂职临沧这篇“论文”

时间:2018-04-26 16:58:59  来源:   编辑:张淼  作者:  点击:

崔春晖,男,1982年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课题,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医学会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过层层选拔,2018年,作为中组部第18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挂任云南省临沧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开展为期一年的援疆任务。

舍小家为大家

2018年,是我的本命年,似乎注定是我人生中最不寻常的一年。作为一名医生,我以中央组织部第十八批博士团成员的身份被派往云南临沧市参与援疆;作为一名父亲,我将迎来人生中第二个孩子。接受援疆任务意味着我要离开正在孕期需要被照顾的妻子,这是个很艰难的决定,在权衡医生的职责和丈夫的责任之间,我还是毅然选择了援疆,自古医者父母心,我想,舍小家为大家,这应该是每一个医生刻在骨髓里的信条吧,所幸我的家人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和理解。

踏上临沧热土

临沧市地处云南省的边陲,临沧一月份的低温夹杂着雨和雪,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上山下乡,深入基层,了解熟悉了临沧的风土人情、临沧的医疗卫生、临沧人民的所需所求,我的援疆挂职之旅如约展开。

“挂职不是摆样子,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做实事、解难题,这就需要走访基层、走访村民,把自己当做村里的一员,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做好联乡驻村工作。”这是挂职驻村干部粟应人写在工作笔记的一段话。无意中读到粟同志的话,深感触动,更是深受启迪。临沧作为云南最贫困的边疆山区,挂职支援干部500多人,如果每个都以此自律,临沧的腾飞可期。4个月以来,站在一个临沧人的角度,我筹划了一些事情并付诸实践,如今回望,收获颇丰,感慨良多,寄予文字。

扑下身子,融入当地,把“论文”写在临沧大地上

通过下科室,协助开展甲状腺癌根治术以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等过程中,深入了解到,临沧市医疗注重经验,满足于解决病人基本需求,技术陈旧、业务落后;部分医师追求上进却饱受旧体制制约。第17批博士团的前辈们向我们传授了他们的经验,《走,把“论文”写在西部大地上》,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如何根据调研结果,聚焦问题建言献策,为西部留下自己的心血。考虑实际,经与卫计委及医院领导班子商量后,先从体制下手,牵头整改并制定了《关于临沧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关于临沧市论文及学历学位奖励的决定》;再付诸行动,筹划主持了2017年临沧市人民医院“新技术、新业务”评审大会,审核了64项新技术并向市医学会推荐4项参评,作为表率以主持人身份申报了2018年临沧市“新技术、新业务”2项(直肠癌NOSE手术、腔镜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手术)。以上措施得到了同行的热烈响应及支持,为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进一步巩固及奠定基础。

于是,利用医院2018年度职工代表大会之际,我和市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征得全院职工同意,牵头筹建了“临沧市人民医院临床科研青年人才团队”,各专业响应者不绝,目前已达20余人,涵盖临床及护理;团队成立后先后多次开展科研学习讲座以及研讨班。

利用临沧市急救中心及临沧市人民医院多年的临床数据及发展方向,结合临沧市少数民族特色,我协助其撰写申报了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云南省临沧市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应特色急救网络模式研究》、《云南沧源佤族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肠道菌群特征相关性研究》,填补了临沧市该领域的空白,并为临沧科研设立了两个今后的研究方向。

除了科研方向的空缺,临沧的教学也是贫瘠之地。我利用自身的教学特长,主动负责了临沧市人民医院的教学工作。先后与红河技术学院、保山技术学院签订了对点实习协议,并与大理大学签订了专升本临沧实习点管理协议,利用临沧市既有的临床技能教学硬件优势,大力提倡临沧全科医师规培临床技能教学,获得大理大学认可,将于本月底赴昆明与其余大理大学附属医院探讨该教学方法。

感谢组织部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高屋建瓴,把“论文”写在了临沧大地上,为临沧医疗科研、教学的方向提出了我的“论点”。

走出去,迎进来,让“论文”得到检验

临沧地处边疆,信息闭塞,“区位”限制了临沧医疗的想象力。然而,随着中央的支援政策、经济的发展,临沧发展的滞后性正在转变为后发性,区位劣势正在转变为开放优势。通过沟通搭桥,临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国内先进地区、甚至国外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也可以迅速的将自身的经验传播到毗邻国家如缅甸。

打铁尚需自身硬,要走出去,临沧医疗需要创建自己的特色,这需要来自祖国各地的支援。短短2个月的时间,我先后为临沧医疗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建立了远程合作帮扶的关系,同时结合既有的昆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助力,临沧已经是“得道多助”了.

2018年4月,协助临沧市护理协会筹办临沧市护理学会年会,邀请南方医科大学陈玉平及昆明肿瘤医院多位护理专家到临沧授课交流,并获昆明医学会通过,于临沧市人民医院挂牌消毒供应管理专业委员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

同期主持协调临沧市人民医院挂牌全国第一家地市级器官捐献中心(OPO),通过电视台广泛宣传,从此临沧人民都知道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器官衰竭难题了。

除了走出去,寻求发展更需要迎进来,积极利用临沧边境的优势,响应国家政策,与国外进行交流。2018年3月,成功要求云南省肿瘤医院以及缅甸腊戌市医院至我院开展长期合作、学习交流项目,获得临沧市政府、市委、卫计委一致认可,并成功主持临沧市“一带一路”卫计委—临沧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缅甸腊戌市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培训交流会。

2018年4月成功邀请欧盟SUSAS组织莅临临沧,指导临沧开展OPO及器官移植事宜,同时成功筹划并主持临沧--欧盟SUSAS组织学习班。

“论文”终于发出去了,面临的将是更多国内外专家的审核,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的修改完善,保证质量,这不正是我--一个挂职干部的职责和价值所在吗?

沉下身子,用心用情做好地道的临沧医生

挂职不是摆样子,也不是只做高高在上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要沉下身子,做好实实在在的基本工作,做好一个地地道道的临沧医生。

临沧边境山高林密,山路崎岖,边境线长,村落分散,急救半径大,造成临沧的院前急救工作成为整个云南医疗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3月份多次配合临沧市急救中心下乡实地考察并参与急救工作,据此提出了多项中肯建议,同时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医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及“医技人才定向服务基层”等工作。

2018年4月上旬我牵头组织医技人才定向服务基层工作队10余名专家深入永德班卡乡卫生院、永康镇中心卫生院、耿马县孟定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医疗技术帮扶、健康扶贫义诊系列活动。共义诊患者360余人次,会诊建档立卡户患者6人次,疑难病例会诊22例次,教学查房82例次,手术带教1台次。

在着手解决急救和扶贫工作的同时,发现临沧医疗资源紧缺,床位紧张,而老年护养问题得不到解决,经与卫计委协商,自市人民医院抽调人手,成功筹建了临沧市第一家老年护养中心,于2018-4-16挂牌开张。

“医院要发展,长远看文化”。自挂职以来,我积极参加医院各项职工活动,如主持2017年职工代表大会,主持临沧市护理学会首届品管圈比赛,筹办2018临沧市人民医院职工运动会等,希望能为临沧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俯首甘为孺子牛,沉下身子到基层光阴似箭,一年临沧人,一生临沧情。唯有实实在在地做一个临沧人,为临沧人做事,才能追随前辈的足迹,把汗水挥洒在西部大地上,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援疆医生干部。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

粤ICP备05084331号  南方医科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