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广州培训中心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医院)成立,致力于培训临床医生开具运动处方的技能,培养康复治疗师开展规范化、专科化运动康复的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科普知识。

2020年11月,依托中华医学会和体育总局强大的专业背景和专家资源,以“践行体医融合、助力健康中国”为使命目标,以“运动康复处方化、运动处方功能化”为指导思想,作为中华医学会医师培训工程子项目的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国平教授担任主任委员、金大鹏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委员,同时集结国内外医学界、体育界的多位专家组成了一支权威而强大的“体医融合”专家队伍。一年多来,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先后在北京、昆明、成都、天津、大连成立分中心,实现从区域到全国的“体医融合”创新之路,成功开展多期运动处方医师培训班和运动康复师培训班,为我国运动健康和运动处方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力量。

第三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广东省骨科研究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在院长蔡道章的带领下,三附院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政策,一直走在践行“体医融合”的先列,早在2018年设运动医学研究所,2019年成立运动评估中心,同时成立了广东省骨科医院—广东省黄村训练中心医体联盟,整合医疗及体育的相关资源,将医学与竞技体育科技以及全民健康科技融合,指导民众科学体育锻炼及训练,推动训练、健身和健康的深度融合,积攒了丰富的“体医融合”实践经验。
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广州培训中心入驻三附院,由蔡道章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该中心将依托中华医学会、体育总局、广东省卫健委、广州市体育局和三附院的专业平台和专家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围绕运动处方和运动康复两大专业开展标准指定、培训认证和科普教育工作,致力于培训临床医生开具运动处方的技能,培养康复治疗师开展规范化、专科化运动康复的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科普知识。
运动处方是落实“体医融合”的重要抓手,以恢复功能、提升功能为导向,运动处方将以 “医嘱”的形式督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进行科学运动。广州培训中心将培训各科室临床医生掌握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同时培养能承接运动处方的治疗师,规范化、专业化地指导患者执行运动康复,打造“运动促进健康”试点医院,将运动处方融入医疗各个环节。此外,培训中心将面向基层推广运动处方和运动康复适宜技术、科普知识,搭建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业务协同合作,为慢性疾病和社区老龄人群建立运动促进健康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