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1日,历时两天,我校2021年顺德校区至校本部学生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搬迁工作由学生处统筹,在保卫处、总务处、顺德校区管委会等部门和各学院、各书院协调联动下,2713名同学顺利搬迁至校本部,开启大学生活新篇章。

提前谋划,注重统筹协调
为确保搬迁工作有序完成,6月30日,学校召开了搬迁工作协调会,完善搬迁方案、细化搬迁流程,着重解决学生宿舍分配、搬迁车辆安排、学生行李存放等事项;组建了搬迁工作微信群,研究、部署了搬迁工作安排。各学院对学生进行搬迁动员和安全教育,并提前检查宿舍、分发房卡,提前对搬离后的宿舍卫生进行布置。
学生处在公众号推送了“学生搬迁指南”,对打包装箱、搬运、安全等事项进行提醒,并提前购置了防雨布。教务处召开顺德校区学生代表座谈会,做好沟通和教学安排。总务处提前做好宿舍的分配、水电门窗的检修、电梯的维护、宿舍区、车辆使用前后的消毒,制作了《2021年新入住校本部学生宿舍的温馨提示》;提前预演了搬迁客车、货车的行驶路线,临时拆除了1号门的帐篷;召开安全教育专题会议,安排司机对车辆使用前后进行消毒、对坐车人员逐一进行体温监测;安排房间存放学生搬迁中遗漏的行李。保卫处、顺德校区管委会分别在两校区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校内巡视,维护校园秩序,限制外来车辆进入校园,安排电瓶车为自行搬迁学生提供搬运行李的服务。医院管理处在顺德校区安排了救护车辆和校医值班,做好医疗救护准备。各学院为学生配备编织袋、小推车、胶带、绳子等物品。

全员参与,主动靠前服务
师生上下一心、各部门通力合作,保障了搬迁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同学们按照要求打包自己的行李物品,各个学院统筹安排全院的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和老师参加本次搬迁工作,确保每辆客车都有工作人员带车。两校区搬迁衔接工作快速有效,顺德校区做到有序地装车,货车到达校本部后能迅速地卸下行李。


搬迁期间,学校党委副书记蒋鸿在校本部指导搬迁工作,相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深入搬迁工作一线,靠前指挥、现场服务,及时解决搬迁环节的各种问题。

总务处在搬迁现场设置了物业报修服务点,及时对水、电、门锁等问题进行登记和应急维修。学生食堂延长了早午晚餐开餐时间。各学院积极组织校本部在校的本科生帮忙搬迁,并推出多项暖心举措。外国语学院为同学们统一打印装箱标识。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设立了志愿服务点,准备了防暑降温的药品和饮用水,供有需要的同学取用,并为同学们提供休息、乘凉的地方。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组织了30名党员志愿者帮忙搬迁,准备了小零食给同学们补充能量。基础医学院还为搬迁同学准备了拖把、洗厕剂等清洁用品。中医药学院设立了现场咨询点,为部分不熟悉校本部环境的同学答疑解惑。学生自律与权益委员会组织志愿者提供失物招领服务,帮助40多个学生找回行李,并协助校卫队开展交通安全引导工作。

文明搬迁,经历深刻的劳动教育
文明搬迁成为本次搬迁的一大特色,搬迁学生在搬离宿舍后,主动清理宿舍卫生,干净明亮的宿舍成为搬迁工作中最亮丽的风景。参加搬迁的同学们不顾烈日炎炎,我拿、你扛、他抬、哪里需要哪里搬,加深了同学的感情和班级的凝聚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9级杨同学说:“同学们都互相帮助,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团结友爱”。 “在很多的细节中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的关心,很温暖”,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郭同学说,“舍不得离开顺德校区,舍不得顺德的美食,舍不得顺德校区优越的学习环境,马上就要在校本部开始大三的生活了,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但还是会抽空回顺德看看”。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志愿者欧阳同学说:“很高兴自己能给予学弟学妹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也深刻感受到了志愿服务带来的成长和快乐。”
搬迁现场,参与搬迁的老师、学生骨干、党员志愿者们“战斗”在搬迁第一线。老师们坚守在每个班级的上车点和落车点,认真提醒和指挥着学生有序搬迁,亲自上阵帮助学生们搬运行李。

校园里、楼道间随时可听见志愿者在宿舍到落车点之间奔忙的脚步声,同学们用行动来践行着南医大学子的精神风采。7月11日下3:30,随着最后批次学生和行李物品安全抵达校本部,为期2天的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搬迁结束后,各学院领导带领辅导员老师们深入宿舍看望新入住的同学,关心同学们的需求,让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传递温情,爱校如家
完成了两年在顺德校区的学习,19级的学子们在美丽的顺德校区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顺德校区清新自然的环境与错落有致的建筑,都成为了他们记忆中的重要组件。尚进书院、知行书院制作了温馨的展板和彩灯,供同学们留影纪念。部分宿舍还给2021年新生留下了满满的经验和祝福,“希望你们在顺德的日子是美好且有意义的,预祝大学生活快乐精彩。”

除了搬迁的忙碌与兴奋,同学们表达了对顺德校区的不舍之情。公共卫生学院的任同学表示,离开顺德的第一天就十分想念它,顺德校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人恋恋不舍,以后会常回来看看。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王同学说,成长是一个不断遇见,不断告别,不断学习的过程,期待新学年的学习,相信会创造更多可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