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皮肤性病分会成立

时间:2020-11-24 23:02:36  来源:   编辑:张淼  作者:  点击:

11月21日,在首届“南方皮肤学科发展暨学术交流高峰论坛上,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皮肤性病分会成立。40余位国内皮肤领域专家教授就当前皮肤科难治疾病、热点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的深入挖掘与讨论。

论坛:学术交流专场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肖嵘对系统性硬皮病出现皮肤、消化道、肺部、外周血管及肾脏等重要器官受累的临床特征进行了综述,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相对应的分层分级诊疗策略,令学员们受益匪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鞠强采用文献汇报的形式分享了玫瑰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对玫瑰痤疮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玫瑰痤疮发病的风险因素和分类标准,呼吁更多国内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拓宽思路,取得进展。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喻楠讲解了光线性角化病的诊疗与康复管理,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意义。建议建立光线性角化病的长期健康管理机制,利用皮肤镜检查技术随时动态监测疾病演变与转归可改善患者预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郭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干细胞治疗进展进行了汇报。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存在增殖缓慢、形态异常;凋亡增加、衰老加快;多向分化潜能低下;免疫调节功能受损的问题,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两个角度细致地分析了干细胞治疗的优势,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李珊山在线上讲解了白癜风。她以白癜风诊疗指南入手,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总结出“抓住一切可能复色时机,稳定期积极促进复色,联合治疗获得最佳疗效”的治疗原则。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耿松梅带来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激素应用的利与弊。她着重强调了Dress综合征、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even-Johnson综合征等危重病例中激素应用时机和剂量的重要性,激发了大家了更多感悟与思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冉玉平以一个趣味病例抛砖引玉,分享了头皮银屑病、外耳道银屑病、甲银屑病、外生殖器银屑病等多种特殊部位银屑病的皮损形态、皮肤镜表现和诊治经验,凸显了皮肤镜检查对于早期诊断不典型银屑病的重要意义。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施辛风趣幽默地讲解了皮肤肿瘤典型病例、特殊病例、疑难病例的诊治过程,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提醒临床医生拓宽视野、不拘泥于常规认知,抽丝剥茧才能做出正确诊断,改善患者预后。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协和医院教授陶娟从可溶性微针的透皮机理作为切入点,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可溶性微针携带甲氨蝶呤透皮治疗银屑病相较于传统给药方式具有降低给药量、提高安全性等强大优势,可能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带来革命性进步。

中国医学研究院皮肤病研究所教授冯素英通过近10例水疱病治疗失误的病例回顾,全面分析了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水疱病的治疗重点难点,分享了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炎药物的使用经验,学员们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值得借鉴。

重庆市中医院教授刁庆春全面系统阐述了重症药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情分级、诊疗原则,指出在护理流程规范化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种类和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必要时加用免疫球蛋白或生物制剂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海南省皮肤病医院教授丁艳为细致解读了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银屑病生物治疗2020指南,把生物制剂介入适应症、选择流程、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标准、调整剂量策略以及禁忌症娓娓道来,让学员们对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涂平对临床表现为浮肿性红斑的多种疾病特点进行了总结和鉴别,通过横向对比的方式为学员们理清思路,提示相似皮损形态的细微差别背后隐藏巨大玄机,临床医生需保持警惕多思考多感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韩建德展示了1例颌面部曼滕分枝杆菌感染,1例系统性慢性活动性EB病毒相关性淋巴细胞增殖(向恶性T细胞淋巴瘤转化),1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病例,启示临床医生对于慢性不愈的皮损需要考虑特殊感染和肿瘤的可能。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张桂英分享了一例不伴有渐进性坏死的黄色肉芽肿,1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发疹性黄瘤,1例脂质肉芽肿病,丰富了学员们对于肉芽肿性疾病的认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纪超汇报了1例表现为面部多发性无痛性结节的直肠印戒细胞癌面部转移,1例表现为面部无痛性肿物的皮肤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表现为全身红斑、鳞屑伴肿胀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利用杜普利尤单抗成功治疗的结节性痒疹,1例表现为双下肢多发线状皮下结节的结节性多动脉炎。为学员们拓宽了视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徐宏慧分享了3例司库奇尤单抗成功治疗难治性急性泛发性发疹型脓疱病、疱疹样脓疱病和寻常型银屑病合并乙肝、陈旧性肺结核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启示临床医生对于特殊患者生物制剂介入时需要考量更多因素。

我校皮肤病医院教授薛汝增展示了1例表现为下肢星状溃疡、瘀斑的类风湿性血管炎,1例表现为躯干、四肢多发水疱、大疱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误诊为特应性皮炎的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1例误诊为掌跖脓疱病的Schopf综合征,1例表现为面颈部、胸部、上肢网状色素沉着斑的Dowling Degos病。引人入胜,学员们收获颇丰。

精准医学相关多个领域组成并融合的合作交流平台

由皮肤性病、基因组学、生物医药、大数据等精准医学相关多个领域组成并融合的合作交流平台——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皮肤性病分会正式成立。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副院长郑和平担任分会名誉主委,皮肤科主任梁云生担任首任主委;南方医科大学王栋、南方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彭学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主任医师鲁莎担任副主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主持成立大会。

皮肤疾病涵盖2000余种,在众多学科中位居首位,目前多种皮肤疾病缺乏有效疗法、容易复发。为提高广大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促进皮肤性病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应运而生。

梁云生介绍,皮肤性病种类繁多,但多数皮肤疾病缺乏有效的分子诊断标记和靶向治疗。随着分子生物技术、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技术在皮肤性病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皮肤性病已步入精准医疗时代。为提高皮肤性病的精准医疗水平,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联合多家院校,牵头成立了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皮肤性病分会。

论坛:基础与转化医学专场

成立大会结束后,论坛继续召开基础与转化医学专场会议,专家们分别就银屑病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特应性皮炎的表观遗传学、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表观遗传学、ULK1对银屑病样皮炎的负反馈调控机制、真皮脂肪的非代谢功能、基因编辑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免疫组学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共同探讨了皮肤性病领域基础与转化医学相关内容的最新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宏林讲授《银屑病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厦门大学教授张凌娟讲授《单细胞转录组学研究真皮脂肪的非代谢功能》,中南大学教授赵明讲授《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与转化》,南方医科大学教授荣知立讲授《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教授陈宏翔讲授《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皮肤科应用的探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王亮春讲授《TNFα通过下调ULK1的表达对银屑病样皮炎的负反馈调控机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吴海竞讲授《免疫组学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教授梁云生讲授《特应性皮炎表观遗传学机制与临床转化研究》。

为期两天的“南方皮肤学科发展暨学术交流高峰论坛”为凝聚皮肤学界共识、促进学术交流、学科建设规划和科室管理经验沟通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为提升全省皮肤性病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能力,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和影响力起到促进作用。今后,论坛将持续助力广东省皮肤学科加快发展,推动全国皮肤学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广州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

顺德校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

粤ICP备05084331号  南方医科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