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18日,由广东省药学会和我校药学院主办,广东省药学会县级医院合理用药联盟和我校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共同承办的“广东省县级医院药学学科带头人培育班”开班。培训班旨在促进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大湾区药学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校副校长刘叔文、第三附属医院蔡道章、李晨钟、陈文瑛,药学院庞建新,南方医院刘世霆等进行授课。
开班仪式上,广东省卫健委药政处处长罗震旻、我校药学院党委书记何沐蓉、广东省药学会学术部主任王勇分别致辞,仪式由王勇、陈文瑛主持。
罗震旻指出,学科建设是现代医院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指导者与规划者,药学学科带头人对医院药学学科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培育提升县级医院学科带头人综合能力,将为广东省县级医院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诊疗技术和管理观念的学科带头人,切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梯队建设。
何沐蓉强调,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人才培育,搭建多元化平台,培养更多善管理、精管理、懂政策的药学管理人才是药学院的责任。王勇表示,新医改大环境下的药学人才培养是发展方向中的重中之重。改革离不开基层,发展离不开创新,带头人应从新医改形势中寻找契机,找准立足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本次培育班培训时间为1年,教学模式新颖,内容丰富生动,学员覆盖范围广、层次高。课程采用理论学习、实地参观和专项实践等多种教学模式,邀请来自省内著名医学、管理学、药学等专家与学员共同探讨药事管理的前沿热点、难点及科研热点,全方位帮助基层医院开拓药学服务模式新思路,扩宽临床药学研究视野,推动学员不断加深在相关专业知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课程广受欢迎,前期共收到来自广东省内20个地级市62份报名申请。经专家遴选后最终择优录取39名培训学员,均为中高级职称并在二级医疗机构及以上担任科室行政职务并从事药事管理工作。
入学学员需在培训期间选定药事管理、学科建设、合理用药管控、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四个大方向的其中一项进行为期1年的专项实践,并进行项目汇报以及答辩,合格者获颁结业证书。
